如需对接高校成果,请与高邮市科技局联系,联系电话:0514-84607772

成果名称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制剂 成果完成人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专业分类 其他 所属单位 重庆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 张老师 联系电话 023*********
成果简介

首次提出针对某一特定作物全生育期的主要害虫和天敌菌株选育新策略,从1000多个菌株中选育出能有效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主要害虫,但不侵染寄生蜂、蜘蛛等害虫天敌的安全、广谱、高效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CQMa421。通过高温筛选技术,筛选到与CQMa421兼容性良好的乳化剂、悬浮稳定剂、保护剂。采用油相包裹技术,开发出能常温储藏1年以上、稳定悬浮及适宜高倍水稀释等特性的广谱杀虫真菌农药,建立绿僵菌CQMa421全程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技术体系等多个配套应用技术,满足水稻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需求。同时,针对茶叶、烟草、蔬菜、柑橘等多种作物害虫,开发出系列产品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研发的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系列产品被国家列为水稻三个重大害虫优选生物农药,被多省市列为重点推广产品和政府采购名录,入选2017年(中国)农业农村十大产品名录。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联合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CQMa421绿僵菌产品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新模式,面积已达20余万亩。相关研究成果也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由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融资1.5亿元,已经对“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农药”进行产业化转化。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依托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开发的杀虫剂,于2017年建成全球最大的杀虫真菌农药生产基地,生产的绿僵菌CQMa421产品用于20多万亩次水稻害虫的防治,约6吨用于防治茶叶、蔬菜、水果害虫的试验和应用示范,减少化学农药(制剂)10余吨。产品已在我国十多个省(市)20余万亩的水稻害虫发生区域施用,防效优良,增产与化学农药基本一致。该产品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列为2018年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主要防治用药(农技植保【2018】7号);湖北省农业厅(鄂病虫防治办【2018】6号)列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优先选用的生物农药。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植保便函【2018】46号)在上海、湖北、重庆等14省市开展田间示范,用于水稻全生育期主要害虫的防治;重庆市2018年列为农药减量控害重点推广产品(渝植发【2018】20号)。

基于该产品的研发,我们与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杀虫真菌农药研制》委托研发合同,共计600万元,包含技术专利转让费200万元。近年来,所生产的CQMa421农药用于田间配套应用技术的建立和推广,2014年广西崇左应用推广面积为14万亩,农民增收600万元,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近3吨(折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团队介绍:

“生物农药研究创新团队”由夏玉先教授于2000年开始组建,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人员精干稳定、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影响的生物农药创新创业团队。团队坚持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始终围绕杀虫真菌农药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杀虫真菌农药“杀蝗绿僵菌油悬浮剂”,被认为是“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历史上的里程碑”【李增智,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开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杀虫真菌规模化生产工艺及成套装备,研究成果先后获重庆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及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成果)。近年来,团队持续对杀虫真菌农药研发进行技术攻关,首次提出针对某一特定作物全生育期的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菌株选育的新策略,选育出了防控水稻全育期害虫的广谱安全杀虫真菌菌株: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开发出系列产品并成功转化。

目前团队有固定成员及稳定的实验人员十余人。主要骨干成员介绍如下:

夏玉先,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协调运行。

彭国雄,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骨干成员,负责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金凯,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骨干成员,负责生物农药基础研究。

曹月青,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骨干成员,负责生物农药基础研究。

谢佳沁,重庆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骨干成员,负责生物农药生态评价。

张维,重庆大学讲师,博士,骨干成员,负责生物农药基础研究。